4.用手挤压或用牙齿的咬的力道去感受耐高温热熔胶条的柔韧性(热熔胶都是环保无毒的材料);5.将热熔胶熔融化制成2mm厚的适合长度胶带,进行拉伸,是否会出现断裂,判断其内聚力及拉伸力是否达到基本标准;如内含粉状物质过多则表示填料过多或混合不均匀;6.分别将日照热熔胶条放置于0℃以下的环境中,保持24h以上的测试后取出,进行敲打若发生断裂现象,则表其耐低温性能差;放置40℃以上(高温胶可提高温度)的环境中,进行长约24小时保持后取出,若胶发软、自粘或粘手则表明胶的软化点偏低;
3、渗透:已粘接的接头,日照热熔胶条受环境气氛的作用,常常被渗进一些其它低分子,例如,接头在潮湿环境或水下,水分子渗透入胶层;聚合物胶层在有机溶剂中,溶剂分子渗透入聚合物中,低分子的透入首先使胶层变形,然后进入胶层与被粘物界面,使胶层强度降低,从而导致粘接的破坏。4、迁移:含有增塑剂被粘材料,由于这些小分子物与聚合物大分子的兼容性较差,容易从聚合物表层或界面上迁移出来,迁移出的小分子若聚集在界面上就会妨碍热熔胶与被粘材料的粘接,造成粘接失效。5、压力:粘接时,向粘接面施以压力,使日照热熔胶条更容易充满被粘体表面上的坑洞,甚至流入深孔和毛细管中,减少粘接缺陷,对于粘度较小的热熔胶,加压时会过度地流淌,造成缺胶因此,应待粘度较大时再施加压力,也促使被粘体表面上的气体逸出,减少粘接区的气孔。
1、粘度:影响流动性、渗透性、喷涂性能、用胶温度、拉丝、出胶量等。2.软化点:影响用胶温度、耐热性、固化速度等。3.开放时间:影响操作适用性、渗透性和粘接强度。4.亲合力:影响粘接强度。5.内聚力:影响抗转移性、剥离强度或剪切强度。6.耐高温性:影响最终粘接体系所能承受的温度。7.耐低温性:影响最终产品的低温使用性能。8.耐老化性:影响产品存放时间。以上就是对于日照热熔胶条本身存在的影响因素,根本的因素是胶本身的。粘接基材与粘接设备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根据基材与设备去选择耐高温热熔胶条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粘接效果问题了。
热粘,在木材封边、书本胶订、纸盒糊底等应用上很普遍。类似的基材对耐高温热熔胶条的附助力有一定要求,用压敏胶起不到理想的粘接效果,因而要用热粘方式来加强胶体与基材的融合度。况且,像木板表面的纹理、细缝,给胶层与基材之间留下了空间,空隙会接触到空气中的水分、尘灰,从而大大减弱了热熔胶对基材的附着力,久而久之,胶层便会脱离。故此,日照热熔胶条加热融化后的胶液,能够很好地把基材表面的细缝进行填充,而让胶与基材有更完美地接触,进而也就提高了其粘接的效果。